邮 编:255086
电 话:0533-3585275、3598120
网址:www.zbhtyl.com
地址: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柳泉路创业火炬广场E座
一、检测原理及技术
1、电学检测原理及技术
①电阻抗法原理
②仪器的组成和功能
信号发生器
放大器
阈值调节器
甄别器
整形器
计数器
放大→阈值调节→甄别→整形→计数
③电阻抗原理进行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原理图
特点:是最早的血细胞计数理论
缺点:不能对单个细胞进行系统分析,得出的参数为群体平均值。
2、射频电导法
射频指射频电流,是每秒变化大于10000次的高频交流电磁波。电导性即电的传送性能。高频电流能通过细胞壁,渗入细胞膜脂质层可测定细胞的导电性,提供细胞内部化学成分、细胞核和细胞质、颗粒成分等特征性信息。
用途:特别有助于鉴别体积虽相同、但内部结构性质不同的细胞(或相似体积的颗粒)。
3、光(化)学检测原理
激光散射法
①原理:处理细胞(稀释、染色、球形化)→ 通过石英毛细管(激光束照射)→ 细胞产生与其特征相应的各种角度的散射光 → 周围有不同角度的信号检测器
不同结果角度代表的意义如下:
前向散射光(FSC):数量和表面体积大小
侧向散射光(SSC):颗粒、细胞核等复杂性
散射荧光(FL):FL1绿色,FL2橘红色,FL3红色
激光散射法是现代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主要检测原理之一。
②基本组成
光源:气体激光(氦-氖、氩气等)、固体激光(半导体)、钨光源(多色光)
鞘流:维持颗粒于液流中央,顺序、单个、恒速向前流动,即流体动力学聚焦
细胞悬液:被检测细胞(颗粒)的悬液,由气压导入流动池
光检测器:接受来自各种角度的散射光或吸收光信号,并转换成相应特征的电信号
功能水平上对单个细胞进行定量分析,可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,并能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,是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。
③网织红细胞检测原理
利用流式细胞仪(flow cytometer,FCM)的方法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。因网织红细胞的胞质中尚残留RNA,可与丫啶橙、哌若宁-Y、噻唑橙等染料结合,应用FCM测量发出的特定颜色荧光,进行RNA定量。
分光光度法
①原理:遵循Lambert-Beer比色定律,即吸光度A与液体物质浓度C成正比。
②组成:单色光源、检测池和比色容器、光检测器。
③血红蛋白测定:溶血剂→ 红细胞溶解 → Hb → 与溶血剂中某些成分结合 → 稳定的血红蛋白衍生物 → 530~550nm → 比色。
4、不同的仪器组合应用电学、光、化学检测技术
血液分析仪常用检验参数的原理和技术
白细胞五分类计数及相关参数检测
①过氧化物酶(peroxidase)染色通道检测原理
②体积、电导和光散射(VCS)法
VCS:Volume,Conductivity,lightScatter
电阻抗技术 →细胞体积、数量
电导技术→ 内部结构性质不同的细胞
光散射技术 →细胞内的颗粒性、核分叶性、核表面结构
VCS技术下各种白细胞群的特征
③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(MAPSS)
血标本经鞘液稀释后→WBC近似自然状态→Hb溢出,鞘流水分子则进入RBC →不干扰白细胞检测→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分4个角度检测
0°:反映细胞大小,同时检测细胞数量
7°:反映细胞内部结构及核染色质的复杂性。
90°:反映细胞内部颗粒及分叶状况。
90°D:在光散射过程中,嗜酸性粒细胞颗粒丰富,可去偏振光,与中性粒细胞鉴别。
优点:可鉴别白细胞亚群、异常细胞类型;白细胞分类不受有核红细胞、血小板凝聚、不溶解红细胞和细胞碎片等干扰物质影响。
成熟红细胞系列参数检测原理
电阻抗法
流式细胞术、鞘流电阻抗法
流式细胞术激光散射法
电阻抗法和光散射法
血小板系列参数检测原理
电阻抗法
流式细胞激光核酸荧光染色和电阻抗法
激光散射法
固体激光散射法、电阻抗法和单克隆抗体荧光染色散射法
网织红细胞系列参数检测原理
非荧光染料染色法:新亚甲蓝
荧光染料染色法:噁嗪、碱性槐黄O、聚次甲基、噻唑橙、氧氮杂芑750等。
有核红细胞系列参数检测原理
VCS法
流式激光/荧光染色法
白细胞计数和分类通道衍生法
阻抗法和噻唑橙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